联系方式
北京和上海作为中国两大国际大都市,在垃圾分类方面采取了不同的实施路径和管理模式,却共同展现了超大城市环境治理的智慧与成效。
北京市的垃圾分类标准采用“厨余垃圾、可回收物、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”四分法,而上海则采用“干垃圾、湿垃圾、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”的分类标准。
虽然分类名称不同,但本质上,北京的“厨余垃圾”相当于上海的“湿垃圾”,北京的“其他垃圾”则对应上海的“干垃圾”。这种差异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。
01 北京垃圾分类:用户友好的渐进之路
北京自2020年5月1日正式实施《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以来,采取了一种更为柔性、渐进式的分类策略。北京没有强制实行“定时定点”投放、楼宇撤桶或厨余垃圾破袋投放等严格规定,而是鼓励居民破袋后投放,允许各区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。
这种用户友好的 approach 体现在多个方面:北京的垃圾分类口诀“能卖钱的蓝桶桶,易腐烂的绿桶桶,有毒有害红桶桶,没人要的灰桶桶”通俗易懂,容易被大众接受和记忆。
到2025年5月,北京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达到42%,提前完成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。家庭厨余垃圾日均分出量从2394吨增长至4828吨,增长率达102%,生活垃圾处理量从2.77万吨/日下降至2.17万吨/日,减量率超20%。
北京还通过科技手段提升分类体验,在荣华街道部署AI督导员,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,精准识别不规范投放行为。智能垃圾桶站配备感应开盖、自动除臭等功能,让居民投放更省心。
![]()
02 上海垃圾分类:严格精准的系统工程
上海在2019年7月1日率先实施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,采取了一种更为刚性、精细化的分类模式。上海要求厨余垃圾必须“破袋”处理,并严格执行定时定点投放制度。
上海的分类方式更侧重于末端处理的高效性和资源化。从处理设施角度看,干垃圾最后的处理方法是焚烧,如果混有湿垃圾,就需要额外能量来蒸发水分,降低焚烧效率。干湿分离有利于提高处理效率。
经过六年的实践,上海已建立了完整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。到2025年,上海建成焚烧设施15座、湿垃圾集中处理设施11座,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总能力日均超过3.8万吨,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3%。
上海特别注重精细化管理和便民服务,到2025年底,全市将完成居住区2.1万余个投放点微更新、8000余个投放点专项更新,1100个小区(村)精品提升。配套完善洗手、除臭、通风、遮阳防雨、照明“五个装置”。

03 双城比较:名称差异与理念共通
北京和上海在垃圾分类标准上最明显的区别是名称的不同。北京用“厨余垃圾”和“其他垃圾”,上海则用“湿垃圾”和“干垃圾”。
这种名称差异反映了不同的视角:上海的分类名称更倾向于从垃圾处理厂的角度定义,而北京的分类名称则更多站在用户角度思考。例如,“厨余垃圾”比“湿垃圾”更直观易懂。
尽管名称和方式不同,但两地的垃圾分类实践都取得了显著成效,到2025年,北京市民对垃圾分类的满意度达94.1%,98.3%的市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投放。上海到2025年常住人口自觉履行垃圾分类义务比例达到98%,市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6%。
徐州腾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垃圾房,垃圾箱,垃圾亭,智能垃圾桶,户外垃圾桶果皮箱,不锈钢垃圾桶订做,镀锌板烤漆垃圾桶生产及城市公共设施研发制造的垃圾桶生产厂商。拥有先进的数控设备及垃圾桶定制技术,垃圾桶生产厂家同时配备垃圾桶经销人员和售后服务,以改进创新、精益求精、用心服务为发展垃圾桶厂的理念。
腾辉秉承“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”的理念,将人性的需求与生产工艺结合,锻打出闻名遐迩的“腾辉”品牌。行业潮流,以更加用心,奉献精神去创造文明,去服务社会。
公司坚持以产品为核心,以市场为导向,以客户为生存之本不断提高完善公司在客户心目中的品牌形象,展望未来,公司将以更加稳健完善、规范的精神和高品质的产品,实现与客户的良好互动,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|
上一条:匠心铸就品质,科技赋能环保——徐州腾辉环保科技产品全景览
下一条:超越硬件差距:文化与社会视角下垃圾分类设施的深层差异 |
返回列表 |



苏公网安备32030002001223号